勇立全媒体融合潮头 力展成都发展新实力
2014-11-11 17:30:18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通过“看度”现场直播

2014年10月31日,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上线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正式启用后,我台着眼全球新闻大事件,充分挖掘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互联网技术优势,借助倍受关注的“11.11”网络购物节新闻热点,利用全媒体传播形态,策划实施了我台首次全媒体直播行动:《成视全媒体 直击“双十一” ——“看度”30小时直播网络购物狂欢节》,展现了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实现了成都元素的有效传播。为主动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成都发展正能量的全媒体传播,加快推进全媒体融合步伐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主动拥抱新媒体,为主流传播装上全新技术引擎。

11月5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部与台新媒体、成都广电视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成都橙视传媒科技股份公司),共同组织实施了大型全媒体直播行动:《成视全媒体 直击“双十一”——“看度”30小时直播网络购物狂欢节》。这也是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上线暨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正式启用后的第一次全流程实战演练。

此次全媒体直播行动分为“前期预热”、“30小时全媒体直播”和“后峰成效展现”三个阶段,报道区域跨杭州、成都两座城市。新闻部和广视公司(现橙视传媒)共同组建指挥调度小组对全程进行策划部署,并由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进行全程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行动广泛运用4G传输、移动式单兵采编终端、手机终端新闻发布系统等传媒前沿技术,第一时间收集、制作、分发来自现场的最新动态。在电视、网络和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APP客户端上实现了同步全程展播,将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全媒体的技术支撑、平台保障、内容采集、内容发布进行完美融合。为全媒体直播行动的成功开展配备了强大的高新技术引擎。

二、努力学说网络语,积极打通两个舆论场。

作为民间和官方信息互通的桥梁,在此次全媒体直播行动中,我台坚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依托全媒体平台,鼓励记者主动运用贴近网民的网络语言和编播形态,在“双十一”重大新闻事件中,积极展现成都元素,主动推送便民资讯,将彰显成都作为电子商务核心城重要节点地位的舆论传播诉求柔性植入直播全程。

11月9日,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推出《蓉城@11.11——成都稳坐电子商务核心城》专题,与电视屏幕形成呼应,重点展现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在发展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举措、创新和成效。同日,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视新闻》多名记者以及新媒体部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成视全媒体,直击双十一”直播小组,抵达杭州,为我台首次跨省市全媒体直播活动预热。

11月10日,广视公司(现橙视传媒)在“看度”新闻客户端、橙网在线网站(现无限成都网站)双屏推出:“成视全媒体 直击‘双十一’”专题,着重突出“直播”,展现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的全流程运作。

11月10日18时—22时,在杭州的前方单兵记者通过全媒体云媒资平台密集上传来自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和成都各点位的最新新闻,在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完成跨地域的新闻实时发布。期间《成都电子商务驶入快车道》、《全球媒体关注中国新商业模式》等来自成都和杭州两地的大量图文及视频报道,源源不断地通过“看度”移动客户端和成都电视荧屏向成都市民进行发布。

此次直播的高潮在11日23时——12日1时到来,我台5路全媒体记者采用现场连线、手机发布、短视频发布等方式,对两地最新动态进行了密集报道,其中,《手握“看度” 变身购物信息达人》、《“双十一”大战在即,成都电商通宵上阵》、《天猫销售不到3分钟破10亿》、《来看成都卖家“双十一”的第一单》、《成都全友家私稳居天猫家具销售榜第三》、《台湾朋友青睐四川产品》、《双流郫县进入天猫双11全国消费排行榜前十》等一大批实时稿件,围绕新闻热点,讲成都故事,形成了强大宣传攻势。

据我台大数据统计,截至12日凌晨1时,直播行动共编辑发布图文、视频新闻61条。其中在11日0点至1点直播过程中,每条新闻稿件平均以5—7分钟生产速度及时地在“看度”客户端进行发布呈现。此次直播行动的专题访问量达到22.5万人,其中四川地区访问量达15.6万人,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天津、云南、山东等国各地访问量共6万余人,此外,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地的部分境外地区均都有访问量。总计点击量突破270万次,相较上周日均值上升62%,用户平均浏览时长为5分27秒。11日0点起,访问量和点击量均达到峰值,获众多网友点赞。

三、大胆尝鲜新机制,为广电全媒体加速融合摸石探路。

无论是对传统电视人还是对新媒体人来说,广电全媒体直播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和大量的技术课题,我台所涉及各部门在台、频道的协同指挥下,突破业务管理体制机制限制,统一步调、群策群力、主动补位,从技术保障和内容策划两个层面,全形态尝试全媒体制播技术,真正实现了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多屏互动,以及多渠道、全形态、实时性、互动性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为力争在大事件中,努力跻身全国电视媒体第一阵营积累实战经验。

整个直播行动,打破部门界限,跨平台组建采编制播团队,由新闻部主要负责主题策划和内容采集,并提供电视平台宣传支撑。全体参战人员,摒弃传统媒体舆论传播固有思维,积极学习新媒体传播技术,转化互联网思维,以全媒体记者的全新形象,完成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新媒体在参与此次活动中,调集新闻采集、技术支持、运维保障等相关人员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切实肩负起超30小时全程保障新闻频道内容发布的重任。 在工作机制上,直播组多次采用头脑风暴会、网络会议等形式进行沟通协调,及时形成举措,展现了扁平化运作的新媒体作风。为短时间内成功推出这样一场全媒体直播行动提供了机制保障。积极良好的管理执行环境,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创新投入直播行动,员工纷纷表示,“看度”真的“Can Do”!

四、及时总结新问题,让实战成果不只停留于演练。

媒体转型升级的大潮奔涌向前,不敢为人先、自觉勇立改革潮头,就会被历史无情淘汰。此次直播行动,通过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的全流程实践,通过单兵记者突破物理限制的实地演练,突破传统电视传播的地域空间,呈现出及时性、碎片化、互动性。较好的完成了采编播一体化、多屏互动以及媒体与用户的互动。不仅为下一步加快全媒体平台运用积累了鲜活经验,更坚定了我台按照成都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我台将积极运用此次全媒体直播行动的成果与经验,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媒体融合,开发更多新闻产品,不断提升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和穿透力。